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海南1939 > 分卷阅读257

子并不是人人都满意的啊。”

于铮接口道:“越是现代化的军队,对高技术人材的需求就越大,这个比例其实是正常水平,海、空军里面的更高,但是我们也不能让他们都撤下去去搞生产,搞培训,提高全民军事素质是战争年代的需要,准备打仗,准备打大仗,是每一个海南人应该明白的未来,不能等到战争临头了再来准备,那就太晚了。”

张浩一直在了解80年后的华夏人,与总理一样,他在病情稳定下来后就再也闲不住了,满岛到处跑,与那些最平凡的普通人谈心,并不是每一个人都不怕死,都愿意上前线,大多数还是希望过和平的日子,进工厂、企业找一份踏实的工作,穿越不穿越,人都要生活,心中有梦想的去寻找机会,渴望安逸的也有自己的追求,党的组织深入基层,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让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才能在短短的半年内稳定人心,迅速从和平时期转入战时配给制,而没有造成大的混乱,与这些表面上的东西相比,深藏其中的高科技,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这让一切过渡得更加平稳。

80年后的华夏社会,并不是那么完美,也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其中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给中央的补充报告,张浩特别强调了一个词。

与时俱进。

海南人要适应这个时代,我党人士也要适应海南的超前,避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是他这些天以来最大的收获。

胡继军汇报完毕,于铮看到刚刚进门的王胜,招手让他进来。

“看来美国人又没答应是吧。”

王胜摇摇头:“他们不肯从菲律宾撤军。”

所谓步兵师,当然并不是认真的,只是一种谈判策略而已,我党真正的目标是试出美国人的底线,特别是西太平洋南海附近可以退多远。

菲律宾实在是太近了。

附带的才是留学人材,除了钱学森、吴健雄这样的早期留学生,还有几批庚款生,最近的一批是在39年初启程的,里面最著名的人物是钱伟长。

人数大概在30左右。

为毛不在穿越初期就派人去接回来,原因很简单,39的华共,在民国高级知识份子的心目中,还是一个无名的地方实力派,人家要报效的国家叫中华民国!1

对此于铮并不失望,他若有所思地说道:“既然是这样,就要另想办法了,好在总理早有先见之明,没什么了不起的。”

1本来不想写这种废话的,前面为什么要铺垫西南联大学生事件,我以为写得很清楚了,但是新章节发出来,还是有一些读者质疑,为毛不去美国接人啊,人家拿着民国的护照,花着民国的津贴,人家跟你走吗?你是打算绑架?我党干过这种事吗?重要的事情再多说一遍,这些知识份子的集体转变是在对果党的巨大失望之后,知识份子做为一个集体心向我党,其实是被现实逼迫的,不是果党就是大老美,就算我党大局已定建国在即,仍然有一大批知识份子跟着果党逃到了台湾,我说得够不够明白了。

第四百一十章明星学生

位于海口市琼山区的海南中学,是海南历史最为悠久、师资力量最完全的一所全日制中学,也是省重点中学。

由于战争的影响,1939年度的新学季提前开班,于两个月前就完成了招新和分班的工作,除了本省的学子,一批组织上选送的适龄少年也参加了入学考试,试卷分为初中二年级、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三个档次,能在哪一个档次考出合格的成绩就进哪一级,然而却有三个人在三个档次中全部考出了合格。

15岁的邓稼先是其中之一。

一个月的军训之后,高中班正式开班,邓稼先慢慢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也适应了同学和老师那种异样的眼光。

哪怕为了避免造成混乱,学校里摘除了所有建国初期的功勋科学家头像,但是他的名字实在是太有杀伤力了,好在他没有考第一名。

“稼先,打篮球去?”

同寝室的梁思礼是这次考试的第一名,他是从重庆转过来的,即使在战争期间也没有中断学业,又师从钱伟长那样的名师,基础可想而知,对于这位实际上还差几天才满15岁的学弟盛情邀请,邓稼先摆摆手。

“不了,我去微机室等位子,顺便看看书。”

梁思礼已经换好了吸汗的快干篮球服,单手抱着一个篮球拍拍他的肩膀。

“你这么用功,让我等学渣压力很大啊。”

几个本地同学哄笑着簇拥他跑出教室,男女生的争执、玩笑、打闹清晰地传来,显得那样真实,邓稼先每每不由想到北平那些提心吊胆的日子,日寇的刺刀就在家门外,亡国奴的滋味让他一天都不想呆下去,如果不是地下党舍生忘死,把患病的父亲和一家人秘密接出北平,又通过地下途径一路辗转送到延安,他都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不仅如此,在延安父亲得到了妥善的治疗,新落成的延安中心医院,中外医生为父亲进行了会诊,那些琳琅满目的器械让小小年纪的邓稼先大开眼界,这与他之前想像的艰苦、落后完全不搭。

等到父亲病情稳定,他们姐弟三人的学业就成了家里的大事,23岁的大姐邓仲先考进了抗大,17岁的二姐邓茂先和15岁的他分别考进了海南中学的高一和高二,7岁的小弟邓槜先由于年纪太小,留在边区读小学,一家人第一次分开,不过邓稼先一点也不难过,因为他知道这是一次难得的求学机会,组织告诉他们,海中是全球教学水平最高的中级学府。

从录取率就可以得知一二。

乘坐定期班机在海口下机的一瞬间,他就相信了这个推论,眼前是一座梦幻般的城市,哪怕只是机场大巴上的惊鸿一瞥,海南便彻底征服了这群渴望学习先进知识的旧华夏最优秀的知识份子。

他还记得第一次看到海中时的紧张和兴奋,同车的梁思礼对塑胶跑道和篮球场、体育馆大呼小叫,他却对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趋之若婺,当然还有那些闻所未闻的先进教学仪器。

为了这批学子,学校甚至专门精减了数码信息,那可是一个不小的工程。

图书馆里的藏书也做了精心的挑选,保证不让他们看到自己的生平。

而当这些人真正到来后,海中的领导比他们本人还要紧张,这要是把人给教歪了,国家损失得有多大。

不过很快他们就看到,这些人到来后,所在的班级甚至是整个年级学风都奔着好的方向发展,人人暗中努力,要与未来的大牛一较高下,简直是意外之喜。

邓稼先等人超强的适应能力,远比同龄力更大的自制力,都在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中表露无遗,喜爱运动是民国学生的一大特点,梁思礼一手篮球打得体育老师都赞不绝口,人家可是总理的学弟,很快就成为体育场上的明星。

而邓稼先本人刻苦的学习作风,更是这个时代优秀学霸的代表,没有老师不喜欢这样的学生,他的班主任担心的只是他的身体是否吃得消,好在这些学子连大迁徙都经历过,身体素质并不比营养过剩的本地学生差。

“稼先,一块儿?”

“好嘞,等我一会儿。”

三人中年龄最小的朱光亚是湖北人,身材比他俩都要瘦小,与他们同行的还有几个本地同学,一路上聊的也都是学习上的事。

“听说咱们这一届的课程要合并,音乐、美术成为兴趣课,体育也要压缩,只在早晚组织晨跑和夜跑,大幅度加强数学、物理和化学的时长,还有一个消息。”

“什么消息?”

“英语课被取消了,小学、初中、高中都不用再学英语,只有大学才有专业英语,也只是语言学的必修课。”

邓稼先和朱光亚不解:“为什么?”

本地同学白先梁神神秘秘地说道:“我只告诉你们,千万别说出去啊。”

邓、朱二不疑有他,都是郑重地一点头,白先梁左右看了一眼,压低声音。

“那是因为,咱们海南才代表科技的最高水平,老外要进来得先考汉语,你们说,咱们还要学什么狗屁英语啊?”

邓、朱二人恍然大悟,几个本地同学却掩嘴轻笑,类似这样无伤大雅的玩笑,他们不是第一次开,两人也很快明白过来,与他们追打到一块儿。

“住手!”

一个清脆的女生让他们停下脚步,邓稼先和朱光亚交换了一个眼神,苦笑着转过身。

“二姐。”

“敢打我小弟,你们不想活了?”

邓茂先叉着腰,身后是一大群高年级女生,唬得这帮小男生噤若寒蝉。

她很满意自己的威慑力,走过来先是摸了摸邓、朱二人的头,然后揽着他转过来,一扬下巴骄傲地说道。

“我小弟,帅吧?”

一群女生笑嘻嘻地围上来,邓稼先和朱光亚见势不妙,挣脱她的手转身就跑,几个本地同学也兔子似得跳起来,呼拉拉一下子就不见了踪影。

只留下身后一大串银铃般的笑声,还有他听了15年的极具杀伤力的声音。

“哎,记得给爸妈写信,省得他们老来烦你老姐!”

“晓得啦!”

邓稼先身手敏捷,还有空给她一个回应。

第四百一十一章传播者

海中篮球场边上挤满了围观的学生和老师,校篮球队与高一新生篮球队打得难分难解。

做为南开校队曾经的主力,梁思礼面对人高马大的对手,充分发挥了灵活机动的特点,摆脱、过人、后仰出手。

“唰”

篮球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正中网心。

“好!”

“欧耶!”

场外响起了整齐一致的欢呼,特别是女生的尖叫,让这群刚刚步入青春期的大男孩更加亢奋,对抗也更为激烈,虽然最终由于配合、技术等原因,高一新生队以相当的比分差距落败,并不妨碍梁思礼成为新生中的明星。

打完球,天色已经暗了,他与几个队员勾肩搭膀,准备去宿舍拿盆子洗澡,然后吃完饭去教室上晚自习,没想到钻出人群就看到一个靓丽的身影,笑吟吟地看着自己。

“哇,女神啊。”

“滚蛋,那是我嫂子。”

梁思礼呵斥了一句,甩开同伴三步并作两步跑过来,“嘿嘿”直乐。

“嘘”

他的同伴哄笑着跑开,发出阵阵嘘声。

“你同学?”

林徽因掏出一块手帕想要为他擦汗,梁思礼赶紧接过来自己胡乱擦了两下,生怕让人看到。

“哟,小弟还会害羞,长大了啊。”

“大嫂,你怎么来了,你身体怎么样?”

“早好了,想着你入学两个月了,过来看看。”

为了避免被围观,梁思礼赶紧拉着她往操场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