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体版 简体版
卡卡小说网 > 军事 > 海南1939 > 第571章

300块,在后世连立案标准都够不上,然而现在的处理意见,最轻也是开除党籍和判刑,重的,枪毙!

“我支持大力反腐,这个事情,要抓得早,抓得狠,才能有效地形成制约机制,在当前审判反动派、战犯的关口,共产党的干部犯了罪怎么办?人民群众一定会有个比较,他们做为新华夏的第一代领导干部,要做的只能好榜样,而不能是给党的形象抹黑。”

主席很意外:“这个时候,我还以为你会强调“法制精神”呢?”

“现在是特殊时期,严格一点是应该的,当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的干部因为300块钱就被判刑时,才会对我们的法律有更深的了解,官尤如此,民何以堪?”

“好一个民何以堪,就是这个道理啊,我看干部政治学习班上,要把这些案例当成反面教材向学员们宣讲,不要以为当了官是什么好事情,300块钱坐十年的牢,一辈子就毁掉了,不值得呀。”

主席重重地一扬手,表情既是可惜,又是心痛,

第九百一十三章 样本偏差

吴明远说这个话是意有所指的,如果几百上千块就能让一个久经考验的革命干部变质,那么未来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过亿的大项目落实到当地,怎么可能放心交给他们,国家建设还要不要搞?

当然,初创阶段,一切都在摸索中,很多错误其实源于当事者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在犯罪,他们收到当地大户、商人的礼物,还当是为了搞好团结,一时间没有上交给组织,或是贪心吞为已有,认为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占了大多数,原因依然在于制度的不健全,许多干部没有经历反腐教育,或是教育得不深刻,由于地方太缺干部,直接就从学校进入了岗位,我们的组织呢,又忙于建国的一大摊子事,往往一个人要当十几个人来用,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别的不说,最高法和最高检成立不到一个月,根本没有时间来得及履行自己的职责,这也都是客观事实,然而即使这样,共产党依然采取了严厉的惩罚措施,并不惜自曝家丑,将案子公诸于众,让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监督,在这个敏感的时刻,同样引起了上下交口一致的赞誉,就连被押上囚车,准备送往人民广场(跑马厅)的汪某一行,也从街道两旁的大喇叭听到这个消息,俱是无语。

“300块,就是美刀也不过如此,何以要判十年徒刑这么重?”

陈公博摇摇头:“你不懂,这是共产党的立身之本,当初我们搞党建,一腔热血、满腔热情,结果怎么样,多少人受不了要退党,看不到前途嘛,谁知道最后竟然让它干成了?我在那个岛上一直就在想,共产党强在哪里?他有外援吗?苏联人大部分时间在援果好不好,最惨的时候被人赶得到处跑,蒋委员长意气纷发,号称国民革命已经见到了胜利的曙光,结果呢?日本人打进来了,果共不得不合作,他们一手抗日一手抗果,两年的功夫就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什么原因?他们对自己人更狠,外人判一年,自己人要判十年,外人判五年,自己人就是枪毙,300块?他们敢为了几块大洋枪毙一个有功之臣,我们敢吗?我们的蒋委员长,为了一个杀妻的学生可以罔顾法律,冒天下之大不帏保下他的命,让国府的法律成为笑柄,从那一天开始,我们就输掉了。”

周佛海赞同道:“我当初贵为陈独秀之下第二号人物,他毛润之不过是个书记员,连执行局都没有进,人家现在一跃成为了国家领袖,其他人呢?死得死,叛得叛,这就是天命,我虽然说这个话,但是让我再选一次,肯定也是一样,因为自家事自家知,我是坚持不到今天的,最大的可能就是成一个边缘人物,不被“肃反”就谢天谢地了,听到何键他们被判处死刑,我的第一感觉竟然不是兔死狐悲,而是拍手称快,他们那样对待共产党,我当初也是赞同的,因为心里知道,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一个清教徒式的有信仰的人,多么可怕,想想看,这么多年,我们杀了多少共产党,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不惜性命,国党做得到吗?冯玉祥、李济深、程潜、李宗仁之流,不过就是一帮墙头草,党国落难之际,他们摇身一变成为共产党的座上客,忘了当年一起共商清共之事吗?哼,共产党敢公审,我周佛海什么都敢说,无非一死而已。”

他们坐在囚车里,窗帘放下来之后看不到外面的情形,不过能听到街道上的大喇叭,还有市民们的欢呼声,如果不是这道窗帘,他们都不敢想像,能不能活着到达审判大会的现场。

“又不晓得是哪一个大人物坐在车子里头。”

“哎呀,你不晓得啊,汪某人啊,那可是真正的大人物,国党的领袖,去年还和日本人一起在虹口开什么“和平运动大会”的,转眼就成了阶下囚,真是三十年何西、三十年河东,莫欺少年穷啊。”

“我呸,汉奸!”

市民们议论纷纷,虽然看不清汪某人究竟坐在哪辆车上,并不妨碍他们吐口水,好在有战士站岗,不然冲上去一顿砸也是说不准的。

一百多个人,加上押车的足足动用了十多辆汽车,长长的车队穿过城市,也算是为接下来的公审做了一个预热。

“让一让,让一让啊啊,小心溅到。”

熊剑东推着装了一大半的粪车往前走,行人纷纷避之不及,他跟着车队走了一一段距离,到路口的时候,看到一辆黄包车停在对面,一个挟着公文包的西装男子叫了车,临行前向他有意无意地看了一眼,熊剑东会意地调了个头,转向相反的方向而去。

他有意从军管会的大门前经过,看到一辆小轿车停在楼下,不知道又来了什么大人物,看到站岗的解放军看过来,赶紧压下帽子,快步走开。

“介绍一下,罗章龙,党外人士,来给我们作证人的,这一位是?”

罗章龙给他们介绍:“杨永福,抗大学员,因公出差。”

看到眼前的年轻人,彭刚只觉得眼熟,不过也没有问什么,杨永福告诉他们,他此行的目地除了公干,还有一个,寻人。

“我想寻找我的亲弟弟,他在四岁时走失,我们一直没有找到,听说上海有一种寻人的办法,可以通过血缘找到亲人,能不能让我也试一试。”

“他多大?叫什么,怎么走失的?”

“他是民国16年4月4日生的,到现在应该13了,名叫杨永泰,4岁的时候在保育院走失的,应该是在戈登路那一带。”

“你对上海很熟?”

杨永福笑了笑:“很熟,大街小巷都认识。”

罗章龙问道:“这种情况可以找到吗?”

“不好说,先留个样本吧,正好我要去那边,带你们过去好了。”

这种要求并不少见,最近要求寻亲的人数很多,有找到的也有没有下落的,不管怎么样,dna样本库已经建立起来了,多增加一个也是很自然的事,彭刚带着他们去了鉴定组,就在军管会边上的一所公立医院。

海南医学院法医鉴定中心主任俞培林教授亲自接待了他们,看到彭刚,将一份检测报告交到他的手上。

“这是你委托我们做的检测,结果已经出来了。”

彭刚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上面写着一大段鉴定结论。

“d8s1179等19个str基因均为人类的遗传学标记,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联合应用可进行亲权鉴定,其累积非父排除率为0.9999999989......在上述结果中,被检孩子未能在d21s11、d18s51、d16s539......等基因座不能从被检父的基因型中找到来源。”

他直接跳过去看结论,上面赫然写着:“经我中心鉴定,被检测人何阿大与父型确认无血缘关系”

“他不是何孟雄烈士的孩子?”

俞培林摇摇头:“如果你的样本来源没有出错,我的结果就是这样。”

“都对得上啊,为什么不是呢,还有没有别的姓何的烈士遗骸?”

“目前没有发现,你也别着急,或许是孩子记错了呢。”

他们的声音不大不小,罗章龙听了一耳朵,诧异地问道:“何姓的孩子?多大。”

“14-5岁吧。”

“我有个同志牺牲在上海,他的孩子如果活着,差不多有这么大了,他恰好也姓何。”

彭刚赶紧问道:“谁?”

“何今亮,他的夫人叫赵兰花,新婚后三天他就回到了工作岗位上,第二年孩子出生,他已经是上海总工会的领导干部了,算算时间正好15岁左右,可惜,那一年敌人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他牺牲在敌人的屠刀下,只有26岁。”

“412”时牺牲,孩子15岁,彭刚很激动,连忙问道:“他的遗体埋在哪儿?”

罗章龙摇摇头:“这就要问一位上海滩的大亨了,听说我们收回香港时他也在被抓捕的名单上,想必已经送到了上海,你可以去龙华监狱打探一下,应该有结果。”

他的话还没说完,彭刚已经拔脚就跑,因为他知道这位烈士是谁了。

第九百一十四章 审汪

“观众朋友们请注意,现在进场的是今天审讯的被告,他们曾经身为国府高官,位高权重,有的还是“革命元老”,在抗战最危急的关头,他们不但没有坚持到底,反而脱逃做了叛国份子,公然在上海与日本侵略者会晤,进行公开的卖国行为,这样的人,竟然有上百名之多,这是国府的悲哀,更是民众的悲哀,因为一旦他们的目地达到,沦陷区就将成为日本人通过这些卖国者统治华夏的工具,瓦解爱国军民的抵抗之心。”

“打倒汉奸、卖国贼!”

当汪某一行人被押上被告席时,广场内外响起了群众的呼声,经过第一次庭审,场内的解放军战士和法庭工作人员有了经验,知道如何释放观众的情绪,让他们在进场的时候就发泄一下,有助于后面的法庭秩序。

听到铺天盖地的口号声,汪某一行人几乎走不动道,还是法警一一把他们拎上被告席,上百人的被告同时出现,被控以相似的罪名,是经过一番考虑的,这些人不可能都处以极刑,罪名有轻有重,让他们一起出庭,一是节省时间,避免证人证辞重复出现,二是给予被告一定的心理压力,法庭的表现也是量刑的依据,在第一场庭审三名被告都被判以死刑的情况下,他们想要活命,只有一条路可以走。

还未坐定,其中一人举起手,主审法官雷经天示意他可以发言。

“鄙人陶希圣,请问法庭,未经审判而定罪,符合公正的法律原则吗?”

“你指什么?”

陶希圣一指会场:“我们是否是汉奸,还未有定论吧,何以贵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回车键:返回列表

投推荐票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章 加入书签